读贴网 > 生活 > 正文

​犯罪心理学药家鑫事件

2025-01-01 18:31 来源:读贴网 点击:

犯罪心理学药家鑫事件

对于药家鑫事件来说,本案属于情感型犯罪中激情犯罪。药家鑫是在激愤的精神状态下当场实施。该案例中,药家鑫在一时激情下向受害人连捅8刀,使一场交通事故演变成了一起刑事故意杀人案件。

本案中则是药家鑫基于驾车失误及逃避责任的犯罪动机,它是犯罪行为的直接动力。药家鑫驾车撞人致使其受伤,在可以抢救并承担责任时却为了一时的逃避而对被害者痛下杀手,然后逃逸。药家鑫因撞伤路人而具有极其害怕、焦虑及无措的心理。而这种心理的产生又促使他进一步犯罪。经过逃逸三天后,父母的劝说等等因素,药家鑫的犯罪心理逐渐趋于理性,认识到了错误,主动投案自首。

犯罪心理产生的原因:有数据表示犯罪高发年龄大多在15至25岁这一年龄段。而药家鑫正处于22岁左右,属于犯罪高发年龄。这个年龄段的人不太容易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激情犯罪是很有可能的。从性别来说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发生暴力犯罪。所以在本案件中药家鑫其犯罪手段极端残忍暴力,用刀刺死了张妙。精神层面来说,精神不正常很有可能导致犯罪。但是药家鑫属于撞到人后精神上趋于兴奋,产生了杀人动机。还有就是药家鑫他撞到人后,怕承担责任和被纠缠,精神上趋于感性,没有思考太多事件的后果,所以利己主义的动机夸大为残忍的杀人动机。

药家鑫生活环境过于压抑,父母要求过于严格,从小就给予非常巨大的压力在他的身上。父亲在他成长中并没有给予正确的积极的引导。曾经为了给药家鑫戒网瘾把他关到地下室,从而让药家鑫性格上产生偏执。父母的不合理教育久而久之让他产生了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可是除了从物质上尽量满足他以外,母亲并没有对他的心理问题给予关注,也没有进行疏导。

对于这起案件给了我们启示。对于孩子而言,要正确教育和引导,给其一个好的童年,并且时刻关注其心理健康问题,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对于大学生新青年而言,要加强自身理性教育,加强道德培养,做一个高素质的人。对于国家,国家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加强法治建设与宣传工作,让人们知法懂法,让人们有自觉遵守法律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