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贴网 > 生活 > 正文

​核电站的工作人员受核辐射吗(干核电的身上有辐射吗)

2023-08-11 09:32 来源:读贴网 点击:

核电站的工作人员受核辐射吗(干核电的身上有辐射吗)

【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

核电站的工作人员受核辐射吗(干核电的身上有辐射吗)(1)

201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一半授予詹姆斯·皮布尔斯(James Peebles),以表彰其「关于物理宇宙学的理论发现」;另一半则授予了米歇尔·马约尔(Michel Mayor)和迪迪埃·奎洛斯(Didier Queloz),表彰他们「发现了围绕太阳型恒星运行的系外行星」。

核电站的工作人员受核辐射吗(干核电的身上有辐射吗)(2)

这两个奖项都告诉我们一些至关重要的事情,我们在宇宙中的地位存在着某些现实意义。

1964年,詹姆斯·皮布尔斯在与自己老师合写的一篇论文中,预言了宇宙微波背景的存在。巧的是,没过多久,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真的被探测到了,从而成了支持宇宙大爆炸理论的最强有力的证据。

核电站的工作人员受核辐射吗(干核电的身上有辐射吗)(3)

何为辐射?

辐射是指以电磁波和粒子(如α、β粒子等)的形式向外传播能量的方式。

X射线、Υ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超短波和长波无线电波等都属于电磁波的范围。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只要温度在绝对温度零度以上,都以电磁波的形式时刻不停地向外传送热量,按辐射能量的高低可将辐射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

实践证明,少量的辐射照射不会危及人类的健康,过量的辐射照射会引起对人体的危害。

还记得首届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吗?

X射线的发现者 — 威廉姆·伦琴

核电站的工作人员受核辐射吗(干核电的身上有辐射吗)(4)

威廉·康拉德·伦琴

Wilhelm Conrad Röntgen

生于1845年3月27日

德国物理学家

1895年11月8日,时为德国维尔茨堡大学校长的他在进行阴极射线的实验时,观察到放在射线管附近涂有氰亚铂酸钡的屏上发出的微光,最后他确信这是一种尚未为人所知的新射线。

有人提议将他发现的新射线定名为“伦琴射线”,伦琴却坚持用“X射线”这一名称。伦琴发现了X射线,为开创医疗影像技术铺平了道路。1901年,伦琴获得首届诺贝尔物理学奖。到今天,为了纪念伦琴的成就,X射线在许多国家都被称为伦琴射线。

1901年,伦琴名副其实获得首届诺贝尔物理学奖。

核电站的工作人员受核辐射吗(干核电的身上有辐射吗)(5)

核电站的工作人员受核辐射吗(干核电的身上有辐射吗)(6)

伦琴同时也是放射性物质产生的照射量的一个单位,得名于威廉·伦琴,于1928年被采用。

伦琴

← 第一张X光片

伦琴的英文代号为R,其定义是在0摄氏度,760毫米汞柱气压的1立方厘米空气中造成1静电单位正负离子的辐射强度=1伦琴单位。

核电站的工作人员受核辐射吗(干核电的身上有辐射吗)(7)

简单地说,伦琴是照射量单位,表示的是存在的辐射量。

核电站的工作人员受核辐射吗(干核电的身上有辐射吗)(8)

伦琴和西弗(sv)的区别

伦琴虽说表示的是存在的辐射量,但却不等于生物组织的吸收情况。如果要讨论核对人体辐射伤害的话,则要用希沃特。

希沃特(英语:sievert,缩写:Sv;又称西弗,简称希)

西弗是一个用来衡量辐射剂量对生物组织的影响程度的国际单位制导出单位,它是个非常大的单位,因此通常使用毫西弗。

核电站的工作人员受核辐射吗(干核电的身上有辐射吗)(9)

举个例子,通过下图了解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辐射剂量。

核电站的工作人员受核辐射吗(干核电的身上有辐射吗)(10)

我国进入了核电建设与发展的新时代,然而,核电建设与发展的民意基础却没有与核电新时代一起到来。过去散发的与核能有关的信息多与灾难、死亡和破坏性有关,引起公众的普遍担忧甚至恐惧,导致批评与阻止核电建设的舆论在公共领域不绝于耳,“恐核”思想亟需引起社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面就为大家澄清以下几个关于核电、辐射的常见误解。

常见误解 No.1:

干核电的人身上有辐射吗?

事实上,照一次全身CT,比我们干了十几年核电的人受到的辐射还多。

常见误解 No.2:

住在核电站旁会受核辐射影响吗?

生活在核电站周围的居民因核电站工作所带来的辐射每年平均为0.01毫希,做一次胸透会受到0.3毫希的辐射,每天看两个小时电视则每年会受到0.01毫希的辐射,由此可见,我国的核电站在辐射方面是处于安全状态的,不会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影响。

常见误解 No.3:

核电放射性废物危害人类健康吗?

核电站产生的具有放射性的废料,都会根据其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和放射性水平的不同,被送往后处理厂进行严格处理,后处理厂对核废料中的有用部分进行分离并回收利用,剩余不能被回收的废料则会经过固化处理后被深埋于地下,一段时间后,这些废料中的放射性物质就会衰变成对人体无害的物质。

我国正在积极推进在核电站集中地区建设新的处置场,为我国核电的发展解决后顾之忧。

常见误解 No.4:

B超、核磁共振辐射大吗?

B超的原理是用超声波穿透人体,当声波遇到人体组织时会产生反射波,通过计算反射波呈像。就像挑西瓜一样,边敲边看显示病灶情况,完全没有辐射。

核磁共振成像(MRI)的显影原理,就是将身体里的水分子“摇一摇”振动,然后再平静下来,以此来探测水分子的变化,也没有辐射。

常见误解 No.5:

沿海修建核电厂,海水会被污染吗?

国家核安全局对核电厂的放射性流出物排放做出了严格的限制,经过接近20年的监测数据表明,核电厂运行期间内流出物排放数据都是低于国家标准要求的,总体处于本底范围内;核电厂设计中考虑了可能出现的事故工况及其排放量,设计采取充分的工程措施,如流出物容纳池等,以确保即使是事故工况下放射性废水不向环境释放,避免对公众造成不可接受的影响。

常见误解 No.6:

核电站的安全性不高?

由于缺乏对核能和核电站的了解,很多人只知道一旦核电站出现事故,核泄漏会带来巨大的危害。然而,与其他工业相比,核电站发生事故的概率却是最低的。核电站确实存在着发生事故和灾害的风险,但我国目前具备的核电技术可以在核事故发生时,将事故对群众的影响降到最低。

我国自主研发的“华龙一号”采用第三代核电技术,满足国际上对核电站的最高安全要求,全面贯彻了“纵深防御”的设计原则,设置了较完善的严重事故预防和缓解措施,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与经济性。

以上资料部分来源于:

人民网

核与辐射安全中心官网

生态环境部西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官网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官网

维基百科

来源:中核工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中核集团,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全国能源信息平台010-65367827,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