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规定以下这64件国宝,此后永久不准出国展览(下)
国家规定以下这64件国宝,此后永久不准出国展览(下)
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明
为人类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为了更好保护这些国家级的文物
国家规定以下这64件国宝
此后永久不准出国展览
这么珍贵的文物
百闻不如一见,快来看看吧~
————————————————
33.玉边璋(现藏三星堆博物馆)
属商代,1986年四川广汉三星堆一号祭祀坑出土。通长54.5厘米,遍体满饰图案,生动刻画了原始宗教祭祀场面。这些图案反映出古蜀人在祭坛上举着牙璋祭祀天地和大山,而且天神已有反应,伸出拇指按在山腰上,这是要赐福于下界的表示。
34.摇钱树(现藏四川绵阳市博物馆)
属东汉,1990年四川绵阳何家山二号汉墓出土。通高198厘米。整体由基座、树干、树冠等共二十九种部件衔接扣挂而成。基座为红陶质,树用青铜浇铸。树冠可分七层,顶层饰凤鸟为树尖;其下二层的干与叶合为一体,饰西王母、力士和壁等图案;下部四层插接二十四片枝叶,向四方伸出。饰龙首、朱雀与犬、象与象奴、朱雀与鹿以及成串的钱币等图案。
35.铜奔马(现藏甘肃省博物馆)
属东汉,1969年在甘肃武威雷台的东汉墓面出土。铜奔马又名“马踏飞燕”、“马超龙雀”,身高34.5厘米,身长45厘米,宽13厘米。按古代相马经中所述良马的标准尺度来衡量铜奔马,几乎无一处不合尺度,故有人认为它不仅是杰出的艺术品,而且是相马的法式。
36.铜车马(现藏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属秦代。共两乘,一前一后排列。经复原,大小约为真人真马的二分之一。4匹马的高度为91—93厘米,长度为110—115厘米。4匹马的重量也不相同,分别为177公斤、180.7公斤、183公斤和212.97公斤。
37.墙盘(现藏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馆)
属西周中期,1976年陕西扶风庄白家村出土。此盘为西周恭王时期作品。器形宏大,制造精良。微氏家族器具,通高16.2厘米,口径47.3厘米,深8.6厘米。墙盘是西周微氏家族中一位名叫墙的人,为纪念其先祖而作的铜盘,因作器者墙为史官而得此名。
38.淳化大鼎(现藏陕西历史博物馆)
属西周早期,1979年陕西咸阳淳化县史家塬出土。淳化大鼎是研究西周早期周人分布和青铜器铸造工艺的重要资料。
39.何尊(现藏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馆)
属西周时期,1963年陕西宝鸡东北郊贾村出土。高38.8厘米,口径28.8厘米,重14.6公斤。口圆体方,通体有四道镂空的大扉棱装饰,颈部饰有蚕纹图案,口沿下饰有蕉叶纹。整个尊体以雷纹为底,高浮雕处则为卷角饕餮纹,圈足处也饰有饕餮纹,工艺精美、造型雄奇。
40.茂陵石雕(现藏陕西茂陵博物馆)
西汉茂陵霍去病墓之大型石刻,是一批具有无穷艺术魅力的古代石雕艺术珍品,是两千多年前汉文化遗产,举世无双的古代雕刻艺术杰作。作品风格凝重刚健,恢宏含蓄,是一批最能代表中华民族雄厚气质的艺术瑰宝。
41.河姆渡出土陶灶(现藏浙江省博物馆)
属新石器时代,1977年河姆渡遗址T243出土。夹砂灰陶,通长55厘米、通高25厘米。俯视呈鞋底形,火门上翘,椭圆形圈足。内壁横安三个粗壮支丁,三丁分别置于两侧正好对称,一丁置于后壁。两侧外壁安有一双半环形与两侧支丁连成一体。
42.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现藏西安碑林博物馆)
唐代陕西西安大秦寺遗物。西安碑林第二室里立着一通名叫“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的著名石碑,由唐建中二年(781年)僧景净撰,吕秀岩书并题额。碑文引用了大量儒道佛经典和中国史书中的典故来阐述景教教义,讲述人类的堕落、弥赛亚的降生、救世主的事迹等。
43.舞马衔杯仿皮囊式银壶(现藏陕西省历史博物馆)
唐代,1970年西安南郊唐代窑藏出土。此壶仿游牧民族的皮囊式水壶造型,通高18.5厘米、口径2.2厘米、足8.8×7.1厘米。令人称奇的是在壶身中央,壶腹两侧面用模具冲压舞马图,突出于壶面的、金色的、奇异的马。这匹马身躯健硕,长鬃披颈,前肢蹦直,后肢弯曲下蹲,口中叼着一只酒杯,其上扬的马尾和颈部飘动的绶带显示出十足的动感。据考证,这是一匹正在舞蹈的马。
44.兽首玛瑙杯(现藏陕西省历史博物馆)
唐代,1970年西安南郊何家村出土。又称镶金兽首玛瑙杯,通高6.5厘米,长15.6厘米,口径5.9厘米。这件国之重宝,象征着财富和权力,是一件高贵的艺术品,同时它也很可能是中西亚某国进奉唐朝的国礼,意义非同一般,是在东西方文明碰撞的火花中诞生的一件重要文物。
45.景云铜钟(现藏西安碑林博物馆)
唐代,陕西省西安景云观遗物。陕西省博物馆里陈列着一座雕铸着飞天、龙、狮、独角兽、蔓草和云朵的大铜钟——极为珍贵的唐“景云钟”。它是唐景云二年(公元711年)铸造的,高247厘米,口径165厘米,距今已有1300年,但敲起来,声音仍清脆宏亮,音韵优雅浑厚,听了使人心旷神怡。现在人们在除夕之夜听到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放的“新年钟声”,就是景云钟的录音。
46.银花双轮十二环锡杖(现藏法门寺博物馆)
唐代,1987年陕西宝鸡法门寺地宫出土。锡杖由唐懿宗供养,长196厘米,重2.39公斤,用金2两,银58两。杖身4轮套12个环,中饰柿蒂状忍冬花结座,上托流云仰莲,5钴杵及智慧珠。锡杖尊体由复莲八瓣组成,锡杖下端有三栏团花纹饰,栏之间以珠纹为界,极为精细,杖身中空,通体衬以缠枝蔓草,上面錾刻圆觉十二僧,手持法铃立于莲花台之上,个个憨态可掬,神情动人,锡杖下端缀饰蔓草、云气和团花。
这枚锡杖是佛教世界的权威,为佛门法器中的至宝,属佛祖释迦牟尼,是世界锡杖之王。《锡杖经》云,佛告诸比丘:“持此杖即持佛身,万行尽在其中。”1987年4月,封闭一千多年的法门寺地宫神秘之门被打开,此锡杖随着被发现。
47.八重宝函(现藏法门寺博物馆)
唐代,1987年四月初八佛诞日法门寺地宫出土。八重宝函的最外一重,是一个三十厘米立方的银棱盝顶檀香木宝函,由于是檀香木所造,难抵年月侵蚀,发现时已朽腐残破,仅余下的盒壁四周,有释迦牟尼说法图、阿弥陀佛净土图及礼佛图等描金加彩浮雕。
第七重宝函以银铸成,四壁以平雕刀法刻有“护世四大天王”像,顶面有行龙两条,为流云所围。四天王形相栩栩如生,持弓执箭,各有神将、夜叉多人侍立,极其威严,使人肃然而敬。凝目而视,彷佛诱人追随函壁的画像驰骋三界,遨游九重天。
第六重宝函为素面盝顶银宝函,是八个宝函中最特别的一个,宝函通体素净,不加丝毫雕刻绘描而浑然生辉,出土时有绛黄色绫带封系。
第五重名为鎏金如来说法盝顶银宝函。
第四重宝函则为六臂观音盝顶纯金宝函,外型均与第七重宝函相近。外壁凿有如来及观音画像,或饰以双凤飞翔,配以蔓草纹,或刻上金刚沙弥合什礼佛的图景,造型逼真而细腻。两个宝函的场景丰富生动,人物众多,工艺精湛。
第三重宝函为金筐宝钿珍珠装纯金宝函。
第二重宝函是金筐宝钿珍珠装武夫石宝函。两函外形近似,通体以珍珠、宝石嵌饰,并雕上花瓣图案,极其华丽精美。不同之处,是前者以金铸成,后者则以武夫石磨制而成。
第一重宝函即佛指舍利所藏立之所——宝珠顶单檐四门纯金塔,塔顶为宝珠型,四面檐角翘起,阁额及檐下均饰菱纹。塔四面开门,门周布鱼子纹,门下部有象征性飞梯至塔座,小巧玲珑,金碧辉煌 。塔座中立一小银柱,用以套置佛指舍利。八重宝函精雕细琢,美不胜收,但它的价值,不仅在平雕刀法、宝钿珍珠装及盝顶这些古代工艺,还在于刻凿在四周壁面上的文殊、如来造型,正是佛教密宗内蕴的深刻表现,是密宗文化艺术史的一幅剪影。
48.铜浮屠(现藏法门寺博物馆)
唐代,1987年陕西宝鸡法门寺地宫出土。塔内盛放鎏金伽陵频迦鸟纹银棺一枚,第四枚佛指舍利就在鎏金伽陵频迦鸟纹银棺的棺盖内。
49.铜错金银四龙四凤方案(现藏河北省博物馆)
属战国时期,1974年河北平山县出土。通高36.2厘米,上框边长47.5厘米,环座径31.8厘米,重18.65公斤。
50.“五星出东方”护膊(现藏新疆考古研究所)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是指“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护膊(护臂),蜀锦。该织锦的年代为汉代,来自古蜀国。现在收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考古研究所,为国家一级文物,位列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之首。
1995年10月在尼雅遗址发掘出土了大量精美绝伦的汉朝丝绸,其色彩之斑斓,织工之精细,实为罕见。其中一块织锦护膊,尤为光辉灿烂、耀人眼目,青底白色赫然织就八个汉隶文字:“五星出东方利中国”,令世人震惊,被定为国宝级文物。
51.中山王铁足铜鼎(现藏河北省博物馆)
属战国时期,1977年河北平山县中山国王墓出土。此器铜体铁足的铸造技法在国内十分罕见。鼎壁与盖部云钮以下、足部以上,刻铭文77行,每行6字(盖上二字,腹部凸弦纹以上三字,以下一字),唯末行1字,共469字,是已发现刻铭战国铜器中字数最多的,也是研究战国及中山国历史和语言文字的重要资料。铭文构字秀丽、刀法娴熟,有所谓悬针篆风格,令人叹服。
52.刘胜金缕玉衣(现藏河北省博物馆)
西汉,1968年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整套“玉衣”形体肥大,披金挂玉,全长188厘米,共用玉片2498片,金丝约1100克。玉片为岫岩玉制作,玉片的角上穿孔,用黄金制成的丝缕把它们编缀,故称“金缕玉衣”。整体主要分为头罩、上衣、手套、裤筒和鞋等五部分。
53.长信宫灯(现藏河北省博物馆)
西汉,1968年河北满城县陵山出土。灯体通高48厘米,人高44.5厘米,重15.85公斤。采取分别铸造,然后合成一整体的方法。通体鎏金,灯体是一位跽坐掌灯、优雅恬静的宫女。器身共刻有铭文九处65字,分别记载了该灯的容量、重量及所属者。因灯上刻有“长信”字样,故名“长信宫灯”。据考证,此灯原为西汉阳信侯刘揭所有。
54.铜屏风构件5件(现藏广州南越王博物馆)
西汉南越王墓位于广州解放北路的象岗山上,是西汉初年南越王国第二代王赵眜的陵墓。赵眜是赵佗的孙子,号称文帝,公元前137年至122年在位。该墓于1983年6月被发现,挖掘完毕即在原地建立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发掘时,出土文物中有“文帝行玺”金印一方以及“赵眜”玉印,证明陵墓主人的身份。南越文王墓的出土,被誉为近代中国五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55.角形玉杯(现藏广州南越王博物馆)
西汉,1983年西汉南越王墓出土。通高18.4厘米,口径5.8—6.7厘米。杯形如兽角,口椭圆,杯底有细软弯转的绳索式尾,缠绕在杯身下部。杯口沿阴刻弦纹一周,杯身以浅浮雕和双钩法饰勾连云纹。器体轻薄,抛光琢制俱佳。口沿上微残,青玉质,半透明,局部有红褐色浸斑。仿犀牛角形,中空。口呈椭圆形,往下渐收束,近底处成卷索形回缠于器身下部。纹饰自口沿处起为一立姿夔龙向后展开,纹饰绕着器身回环卷缠,逐渐高起,由浅浮雕至高浮雕,及底成为圆雕。在浮雕的纹饰中,还用单线的勾连雷纹作填空补白。一夔龙缠绕器身,集浅浮雕、高浮雕、圆雕艺术为一体,是明代以前唯一一件汉代遗作,在玉器史上占绝对重要的地位。
56.人物御龙帛画(现藏湖南省博物馆)
战国中期晚段,1973年在湖南长沙子弹库一号墓出土。长37.5厘米,宽28厘米。画幅出土时平放在椁盖板兴棺材之间,应是引魂升天的铭旌,因年代久远已呈棕黄色。描绘巫师乘龙升天的情景。整个画面呈行进状,充满了动感。画中人物比例相当准确,使用单线勾勒和平涂与渲染兼用的画法,技巧已越成熟。人物略施彩色,龙、鹤、舆盖基本上用白描。画上有的部分用了金白粉彩,是迄今发现用此画法的最早作品。
57.人物龙凤帛画(现藏湖南省博物馆)
战国中期晚段,1949年湖南长沙东南郊楚墓出土。
58.直裾素纱禅衣(现藏湖南省博物馆)
西汉,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墓出土。交领、右衽、直裾式、袖较宽,衣长128厘米,通袖长195厘米,袖口宽29厘米,腰宽48厘米,下摆宽49厘米,重49克,轻若烟雾,薄如蝉翼,织造技术之高超,真是天工巧夺。禅衣用纱料制成,因无颜色,没有衬里,出土谴册称其为素纱禅衣。它反映了当时高超的织造工艺技术,为国内所仅有,它是西汉纱织水平的代表作,更是楚汉的骄傲。这件纱衣应属于辛追。辛追是汉代长沙国丞相利苍的妻子,死于公元前186年,享年50岁。
59.马王堆一号墓木棺椁(现藏湖南省博物馆)
西汉,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墓出土。棺椁用巨大的木板制成,置于墓底正中。椁室上下四周塞满木炭和白膏泥,上面层层填土夯实。一号墓通高2.05米,以每尺0.23米换算为8.9尺,约等于9尺,两侧臂高为通高的1/3,即3尺,通高和臂高相加也为1丈2尺。
60.马王堆一号墓T型帛画(现藏湖南省博物馆)
西汉,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墓出土。帛画覆盖在一号墓即辛追墓的内棺上,呈T字形,长205厘米,上部宽92厘米,下部宽47.7厘米,制作精美、色彩鲜艳,画面上中下三部分分别表现了天上、人间与地下的场景,体现了西汉初年的神仙方术思想,学者认为帛画的作用是接引死者走向天国。
61.红地云珠日天锦(现藏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属北朝时期,1983年青海都兰县热水乡血渭吐番墓出土。长48厘米、宽28厘米。为锦幡残片,组织为1:1平纹经锦,图案以日天(太阳神)及狩猎纹为主,并织有“去”、“昌”等文字。此织物带有浓郁的异域风格,十分珍贵。
62.西夏文佛经《吉祥遍至口本续》(现藏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
纸本,属西夏时期,1991年宁夏贺兰县拜寺沟方塔出土。出土经书共9册,完本者有封皮、扉页,封皮左上侧贴有刻印的长条书签,书名外环以边框;封皮纸略厚,呈土黄色,封皮里侧另背一纸,有的纸为佛经废页,背时字面向内。全页版框纵30.7厘米,横38.0厘米,四界有子母栏,栏距上下23.5厘米,无界格,半面左右15.2厘米。版心宽1.2厘米,无象鼻、鱼尾。上半为书名简称,下半为页码,页码有汉文、西夏文、汉夏合文三种形式。每半面十行,每行二十二字,每字大小1厘米左右。通篇字体繁复、周正、秀美。包括《吉祥遍至口本续》等四种经文,白麻纸本,木活字版精印,蝴蝶装,封皮贴有书签,首页载有“集经”、“藏译”、“番译”者的名字。9册的文字达10万字,是一部保存较好的木刻本西夏文佛经。该经书的内容在印刷中有版框栏线交角处缺口大、版心行线与上下栏线不相接、同一面同一字笔锋形态不一、栏线及版心行线漏排、省排、经名简称和页码用字混乱、有错排、漏排、数字倒置等活字版印本特征,因此这部藏传佛教经典的西夏文译本,是迄今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木活字版印本之一,它的发现将木活字的发明和使用时间提早了一个朝代,对研究中国印刷史和古代活字印刷技术具有重大价值。
63.青花釉里红瓷仓(现藏江西省博物馆)
这是一件在景德镇出土的青花釉里红瓷器——楼阁式瓷仓。这是1979年9月,丰城县文化馆在省文物商店的协助下征集到的。在仓后两柱间有正楷直书墓志,自右至左12行,共159字,记载死者为“故景德镇长芗书院山长凌颖之孙女”,死于后至元戊寅(即后至元四年,公元1338年),安葬于南山。这件楼阁式瓷仓,造型别致,虽然是随葬明器,仍不失为珍贵的工艺品。青花釉里红瓷器,甚为罕见,作为楼阁式瓷仓,并且有明确纪年,迄今仅为孤例。
64.竹林七贤砖印模画(现藏南京博物院)
南朝。长244厘米,宽88厘米,由300多块古墓砖组成,出土时分东西两块,一块为嵇康、阮籍、山涛、王戎四人,另一块为向秀、刘伶、阮咸、荣启期四人。这幅砖画纯熟地发挥了线条的表现能力,人物造型简练而传神,八人席地而坐,或抚琴啸歌,或颔首倾听,性格特征鲜明,人物之间以树木相隔,完美地体现了对称美学。
被永久禁止出国的64件国宝级文物,能一睹它们的风采实在是很难得!随手分享到朋友圈,让朋友们都见识一下吧~
-
- 国产手机发展史(八)波导手机
-
2023-12-06 20:13:24
-
- 李安《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扑朔迷离的隐喻背后,到底要表达什么
-
2023-12-06 20:11:19
-
- 镇江轨道交通规划6条轨道交通的总里程在140公里到160公里
-
2023-12-06 20:09:13
-
- 看过陆毅版诸葛亮,再和唐国强版一比,新旧《三国》差距就出来了
-
2023-12-06 20:07:09
-
- 府兵制的由来与革新
-
2023-12-06 20:05:03
-
- 山东“投毒案”任艳红被关2931天无罪释放,律师谈投毒案七大疑点,毒物鉴定存
-
2023-12-06 20:02:59
-
- 于氏 字辈
-
2023-12-06 20:00:53
-
- 全国著名知青楷模邢燕子病逝,沉痛哀悼
-
2023-12-06 19:58:49
-
- 《横空出世》|我答应过,愿意一辈子隐姓埋名
-
2023-12-06 05:00:18
-
- 最新排名!乐清最有钱的13个人
-
2023-12-06 04:58:12
-
- 狗狗丢了怎么办?找狗寻狗最全的办法在这里
-
2023-12-06 04:56:06
-
- 封闭却不闭塞的伊朗高原,可攻亦可守的地缘结构(上)
-
2023-12-06 04:54:00
-
- 印象派梵高作品集锦!内附200张高清图,私信油画送全集高清原图
-
2023-12-06 04:51:54
-
- 盘点10对国产剧中最萌身高差CP,胡一天&沈月差28厘米不算多
-
2023-12-06 04:49:48
-
- 即墨方言拾趣︱即墨叫“即密”,躺下叫“趄下”,“及更”很文化
-
2023-12-06 04:47:43
-
- 关于诚信的名言有哪些?关于诚信的名言名句
-
2023-12-06 04:45:37
-
- the ordinary烟酰胺精华液真假鉴别真假对比
-
2023-12-06 04:43:31
-
- 舌尖上的盛夏七首:我有浮瓜沉李约,沉李浮瓜冰雪凉
-
2023-12-06 04:41:25
-
- 炒方便面怎么做才不粘锅(教你一个方便面炒着吃的做法,面不粘锅还劲道,比大
-
2023-12-06 04:01:52
-
- 土木堡之战的真实历史(还原一个真实的土木堡之战)
-
2023-12-06 03:5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