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贴网 > 影视 > 正文

​活色生香大结局

2023-06-13 04:44 来源:读贴网 点击:

活色生香大结局

活色生香大结局

在网上刷到一条吐槽,把厂长笑吐了。

内容如下——

现在的一些明星都把最佳演技贡献给了综艺,

还愣要营销满屏的演技炸裂;

动不动就炸裂,真当自己是热水壶啊。

太形象了有没有,就,大写的真实。

确实,自打观众擦亮眼睛,迎来好演员、良心剧的春天后,甭管什么“牛鬼蛇神”都想把自己捧成演技咖。

其中,作为最煽动情绪、引发共情的哭戏,更是被经常拿来说事儿。

正如日前作为白玉兰评委的陶虹,在接受采访时说的:

不是会哭就叫好演员,好演员需要对角色有张弛有度的掌控力。

是的,同是哭戏,情绪却有千种万种;

有的演员戳观众的心,有的却让观众闹心。

今天,厂长就带你品鉴一下影视剧中各家的哭戏名场面。

有一种哭戏,叫ta在哭我在笑

这就像一对情侣分手,一方哭闹下跪挽留,另一方冷脸甩手扭头。

完!全!没!有!感!动!

比如《你是我的答案》的女主编剧白小鹿,就一副不太聪明的亚子。

她看到宠物狗生病,立马抓起电话就报警,大喊“警察蜀黍救命啊”,“你快救救他”。

那哭腔,最多不超过3岁,ā,á,ǎ,à,还根据心情变调。

看到这,观众只缓缓打出一个“?”。

瞅这地动山摇的气势,想必女主对宠物确实感情深,一定哭的梨花带雨。

谁知,镜头一给特写,泪珠停在眼眶里,压根掉不下来。

声音比不过,用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来凑。

比如抱头尖叫式,那悦耳的哭喊,恨不得让观众彤声共死。

再比如摇头晃脑式。

看过剧的,知道这是她看到爱人摔下楼后的痛彻心扉;没看过的,屏蔽掉台词,还以为她在嘴角上扬,喜极而泣。

同样是和爱人生离死别,《活色生香》里的应该算是“笑”的最光明正大的一个。

说来,大结局这段还真很惨,挺虐心的。

两个相爱的人,在坏人的设计下,产生误会,令女主喝下打胎药。

奈何误会解除后,再次相见,已是天涯永隔。

然鹅......

只能听配音,不能看画面。

瞧这皱眉,咧嘴,这伸展眼眶,努力忍住泪水样子,能感受到他非常想要悲痛欲绝,甚至有一丝丝崩溃。

可到底是哭的崩溃呢,还是眼泪掉不下的崩溃呢?

真傻傻分不清楚。

讲真,躺在他怀里的舒畅此时能忍住不笑,已是王者。

较之而言,下面这两位别的不说,最起码能让观众感受到他对爱人的在意。

《还珠格格》里的蒙丹,挤不出眼泪,就用最大音量哭吼,用最多的花样来虐自己

原地空翻、胡乱舞剑、捶胸顿足。

蒙丹悲痛到像发了疯的大猩猩,《风云》里的步惊云大哥则像护食的野狮子。

他抱着奄奄一息的孔慈,眼眶含泪,不允许任何人靠近。

以至于网友都调侃,这孔慈最后去世,怕不是被他吓死,被震死,被口气熏死。

看到这,你以为就结束了?

不不不,最离谱、最逗的《云中歌》还没登场。

剧中,为了保全云歌的性命,孟珏不得不接过霍成君准备好的打胎药,亲手给云歌灌药。

一个男人,要亲手打掉心爱女人的孩子,这等骨肉分离的感情,撕心裂肺,戏剧张力十足。

可最终呈现出来的呢?

喂药的时候,云歌既不闭嘴,身体也没有反抗就算了。

乖乖喝下后,药物立刻生效。

可云歌看到满手是血,孩子流掉,依然是毫无感情的掉“珍珠”,看不到痛失孩子母亲的情绪波动。

完事儿还要凑近闻一闻,更是迷惑行为。

最后情绪表现在哪呢?

在手上。

恨他就把血抹在他身上,摸他一身“孩子”。

辣么悲情的戏,愣是把宝宝看笑了。

可是,虽然很好笑,以后却也不想再看到更多类似的名场面。

毕竟,哭戏作为影视剧中最能宣泄情绪、引发共情的一环,是最容易被观众所铭记的。

即使不是惊天地泣鬼神,也该是让人赏心悦目。

像是《康熙王朝》里的容妃:

《红色》里的柳如丝:

《步步惊心》里的若曦:

《还珠格格》里的知画:

或者是自然流露的。

比如《如此可爱的我们》里,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和妈妈吵架,两人足足好几天没说话。

后来孩子得知是误会,回家路上偶遇妈妈给自己买最爱吃的包子,眼眶便红了。

这时,她的泪中有愧疚,笑中则带着爱意。

是的,有些时候,“笑着哭泣”比单纯的哭更戳人。

《琅琊榜》中,最后梅长苏看似风光无限,他完成了使命,成为最大赢家,可又有几人懂,其内心的酸楚。

有一幕,他将手靠近火盆取暖,快接近炭火时,又立马缩回手。

他低下头,满脸痛苦,又啜泣几声。

随后又抬起头,苦笑出声。

他凝视着自己的手,对手下感叹,“你知道我这双手,以前也是挽过大弓、降过烈马的,可是现在只能在这阴诡地狱里,搅弄风云了!”

尝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如今的荣耀再也换不回失去的亲人,他也更做不回自己。

这场戏没有正脸特写,但各种复杂情绪,却涵盖了角色的一生。

能看出,好的演员对角色的把握,情绪的理解,并不单浮于表面,他必定有思考,有见解,有融会贯通的能力。

技巧,只是实现想法的一种工具。

《甄嬛传》里眉庄生完孩子,血崩去世后,甄嬛从屋子里走出来那段。

无论从气息,眼神,各个角度看,那真是肝肠寸断。

痛彻心扉,却又不会给人用力过猛的感觉,27岁的孙俪真秒杀现在一众流量鲜肉、小花。

更难以置信的是,这段戏编剧只写了四个字“泪如雨下”,全靠孙俪自由发挥。

随意发挥,对成熟演员来说,可能是得心应手;

那么演有框框架架的真人真事,演大众再熟悉不过的历史人物,则最考验演员的功力。

写到这,就不得不搬出《觉醒年代》里的李大钊和赵纫兰。

李大钊10岁就与比自己大六岁的赵纫兰定了娃娃亲,他没了父母,赵纫兰就供他读书,留学。

她助他成就大学问,成多少学子的老师。

她,却不识字,只认得他的名字。

后来哪怕顶着大肚子,也会带着亲自烙的饼来学校看他。

两人坐在亭子里,回忆过往的一幕幕。

没有拥抱,把爱情诠释地淋漓尽致。

胡适对妻子爱在表面,有演戏的成分,李先生不是,他是在心中,不演。

他和赵纫兰畅想未来,希望等到和平的一天,能教她读书、写字。

听到这话,赵纫兰起身离开,坐到他背后。

因为知道你会哭,所以起身离开,而此时此刻,我也已满含泪水。

他们都清楚,不知道是不是会有那么一天。

一个凝视着对方,一个是偷偷抹泪。

整场戏既克制又动人。

无需对白,没有爆发式的炸裂,一切静水流深一般让人觉得温柔、美好,又心疼。

回到文章开头的问题,什么是演技?

就像郝蕾说的,不是演得像个疯子就是有演技,也不是自己哭的歇斯底里,就是正确的演绎。

真正的演技,是演员的每一个眼神、表情、动作都贴合角色、故事,情绪流露的恰到好处。

至于戏好不好,不需要吹,要看观众是否入戏。

而无视剧本、角色,以及观众感受的一切行为,都是“流氓式”的自我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