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贴网 > 娱乐 > 正文

​李小龙截拳道腿法实战用法(为道塾截拳之道)

2023-07-30 11:05 来源:读贴网 点击:

李小龙截拳道腿法实战用法(为道塾截拳之道)

转载自“百炼堂”,原作者:谭泰莉(黄锦铭师傅截拳道女弟子),为道塾整理配图,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李小龙截拳道腿法实战用法?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李小龙截拳道腿法实战用法(为道塾截拳之道)

李小龙截拳道腿法实战用法

转载自“百炼堂”,原作者:谭泰莉(黄锦铭师傅截拳道女弟子),为道塾整理配图

现在你已经知道如何摆出截拳道的警戒式,接下里我们要学习怎么让它移动起来。

当然了,这是步法最显而易见的作用,但是却不是它唯一的作用。不幸的是,我知道的很多教练都严重低估了步法的重要性

他们告诉自己的学员,模仿教练上身的动作就可以了,“脚下会自然跟上的”。如果你的“截拳道”教练是这样告诉你的,那么我劝你走为上计。

李小龙在书中写道:

“把你的双脚置于正确的位置上,它将作为你攻击的枢轴。它可以让你保持良好的平衡,为你的攻击提供看不见的力量,就像在棒球运动中,击球的驱动力和力量全部来自于双腿。”

武术中如此地忽视步法有点让人难以理解,因为在其它运动中,步法通常被视为主宰。

旧金山49人队的乔·蒙塔纳之所以在1979年被征召入队,就是因为他的步法。安德烈·阿加西把他的职业生涯的第二次突破归功于自己的步法。橄榄球选手要去上芭蕾课。私人健身教练要求用绳梯训练脚步的灵活性。网球选手要进行绕锥跑。

特别是在拳击中,大家都知道步法是关键。

作为香港恰恰舞的冠军,李小龙的步法为舒格·雷·伦纳德(为道塾注:前美国职业拳击世界中量级四大天王之一,传奇拳王,以李小龙为偶像,并曾借鉴和复制李小龙的格斗风格用于拳击擂台。是帕奎奥之前的李小龙世界拳王级粉丝)所仿效绝非偶然。所以,步法在武术中被如此地忽视,甚至是贬低,这就有点让人奇怪了。

武术现在也该迎头赶上了,而李小龙超前于时代的思想又一次得到了证明。

1967年,美国第四届长堤国际空手道冠军锦标赛李小龙首次公开截拳道全接触自由对抗演武

步法可以说是所有技法的基础。

李小龙从未低估过步法的重要性,他说:“一个人技法的高低就取决于他的双脚。”每一拳、每一腿、每一次闪避动作,都自地面而起。

但是步法的重要性还不止于此。

从战术上说,它是一切的基础。包括控制与对方的距离,影响对方的节奏,诱惑对方深入,

然后在机会出现时对其予以重击——而这种机会也是通过步法创造的。

步法同样也是“进攻式防守”和“防守式进攻”法则的基础。它始终都应该作为你的第一防线

在远距离上,我们可以通过步法保持相对安全的距离,或者用李小龙的话说,步法就是格斗的“尺度”。在近距离上,步法能够让你灵活地改变与对手之间的角度。

这种做法带来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在改变角度避开对方攻击的同时,通常能为你自己创造出反击的机会。如果你是用步法进行防守,而不是格挡,那么就能空出两只手来发起反击

刚开始学习截拳道的学员,往往一心只想着打打打,而对步法的重要性不以为然。但这是很愚蠢的。

正如李小龙反复强调的:“步法可以瓦解任何攻击”。是的,任何攻击。

所以,任何对李小龙和截拳道感兴趣的人,都不应该忽视步法的学习。

综上,以下所列就是步法的重要作用:

(1)让你的进攻武器保持在动态移动中应用。

(2)为固定的和运动中的警戒式提供稳定的支撑。

(3)由于处在运动链的底端,所以对速度起着重要作用。

(4)防止上肢负担过重。

(5)在发力时进行重心的转换。

(6)传递地面的反作用力。

(7)形成高效而自然的流动动作。

(8)保持适当的格斗距离。

(9)控制韵律和节奏。

(10)通过对时机和节奏的控制,创造进攻的机会。

(11)让你的攻击能够比对方快半拍。

(12)让你能够进入利于发起攻击的角度。

(13)在远距离上用作闪避技法。

(14)在远距离上,闪避到不利于对方的角度上。

(15)与格挡相比,步法不需要与对方接触,不易受伤。

(16)在反击和进攻时能把两只手都腾出来。

(17)通过调整距离来增加出拳的力量。

所有技法的基础

在截拳道——以及大多数运动中,发力一切都源自地面。所有的一切

由于重力的存在,我们不是飘在空中的,所以我们必须利用“地面反作用力”来为拳、腿以及身体的移动提供力量。

顾名思义,我们必须要给地面施加一个力,才能产生力量。要想打出有力的一拳,你的双脚必须首先移动到正确的位置上。你的脚与腿相连,使得你能够转换躯干的重心。如果双脚的位置不正确,你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你的躯干也与腿相连,所以你的双腿必须移动到正确的位置,才能改变躯干的重心。这个过程中通常需要髋部的转动——这几乎是所有运动项目的关键所在。

最后,你的手臂是连在躯干上的。如果躯干没有在恰当的时机处于恰当的位置,你最终打出的拳就会软弱无力。

应用步法,闪开对手的火力线,变角度攻击对手头部

这种从一个身体部位到另一个身体部位的运动传递过程就是我们所说的运动链。如你所见,运动链必然是从地面开始的。

关于运动链的其中一个要点就是,身体的各部分要协同运作,以确保单个身体部位不会负担过重。地面虽然不是身体的一部分,但它也是所有技法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如果不使用双脚,那么拳头只能从腰部以上发出,你会慢很多,因为所有的工作都要靠手臂和腰来完成。而且,如果没有重心在前后脚之间的切换,你势必也无法产生任何的力量,那样的出拳我们称之为手臂出拳。

类似地,在拍挡和闪避之类的防守动作中,如果你只是以腰部来发出闪避动作,既不弯曲膝盖,也不依靠双脚的推动,那么你的上半身就会承担所有的工作。你的动作速度会比较慢,而且你的上半身很快就会感到疲劳。但是如果你让双脚参与其中,那么下半身至少会完成一半的工作。你的动作会更快、更有力,也更耐久。

同样地,这也跟李小龙所说的“看不见的力量”有着很大的关系。像重心从一只脚换到另一只脚这种非常细微、不易察觉的动作,都会产生巨大的不同

每一次出拳都需要相应的步法的配合。正确的技法和双脚的摆放可以让拳法连贯起来,能够快速地从一种技法切换到另一种技法。

李小龙应用步法轻巧地闪开对手的强力侧踢进攻,同时占据最佳的反击位置和角度

距离调节器

步法影响你的技法的另一种方式就是作为拳法的距离调节器,尤其是直拳

对于前手直拳,其作用尤为关键。如果你距离目标过近,那么受空间的限制,你的拳是推出去的,而不是打出去的。而如果距离过远的话,你甚至都够不到目标。

等我们讲到前手直拳的时候,你会发现,腰部以上的动作几乎都是相同的。但是每一拳看起来却都不一样——旋转的角度、接触点、手臂的伸展程度等等。那么是什么导致了前手直拳在深度和距离上的这些变化呢?是步法。

在打直拳的时候,由你的后脚来掌控。

你出拳的深度——是试探性的刺拳,还是穿透性的重拳——是由后脚决定的。

实际上,当你佯装打出前手刺拳时,为了尽可能地逼真,你的动作要跟正常的出拳一样。唯一的区别就是拳头打出的长度达不到目标而已。你有意地缩短了出拳的长度,但这完全是靠双脚实现的。上半身看起来必须像真的一样。

所以,步法在控制格斗距离方面,并不是只是距离调节器那么简单。距离由后脚控制,它还决定着你的出拳和假动作的成败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