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贴网 > 杂谈 > 正文

​中国十大粮食出口城市(中国粮食出口大国)

2024-01-09 03:06 来源:读贴网 点击:

中国十大粮食出口城市(中国粮食出口大国)

本文目录一览:

1、中国十大粮仓都有哪些 2、全国十大米市 3、中国产粮大省排名

中国十大粮仓都有哪些

中国十大粮仓都有

1、中央储备粮北京顺义直属库。

2、中央储备粮北京密云直属库。

3、中储粮油脂有限公司。

4、中央储备粮天津东丽直属库。

5、中央储备粮天津蓟县直属库。

6、中央储备粮天津大港直属库。

7、中央储备粮天津宁河直属库。

8、天津市津港粮油进出口接运公司。

9、中央储备粮天津武清直属库。

10、中央储备粮沧州直属库。

含义

地上粮仓年代最早是浙江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杆栏式”粮仓,仓中还盛有稻谷,据考证距今已有七千年,是至今发现的南方最早的储粮设施。规模较大、年代较早的地上粮仓当数甘肃省大方盘城发掘的“大方盘”粮仓。大方盘城也称河仓城,距敦煌市60公里,距玉门关约20公里。此仓始建于汉代,直到魏晋一直是西部边防的军需仓库。“

全国十大米市

沙市、九江、芜湖、无锡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米市。

1.沙市:沙市位于湖北省中部偏南、长江中游荆江北岸,地处江沙淤积而成的江汉平原,紧邻荆州古城,西联三峡重镇宜昌。沙市是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因位子古夏河之首,初称为“夏首”;春秋战国时期为楚都外港,取名“江津”,是楚国的物资集散地,楚王常在此进行外事祭礼活动;唐代称之为“沙头”;宋代时期沙市发展为一座巷陌三千家的“三楚名镇”;清代时沙市成为长江十大港口之一;民国时期为湖北中部货物与川盐总汇地。这里江流纵横,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自古是湖北主要农业区,且居长江中游,临江为市,水陆交通便利,向来为省内重要河港及江汉平原物资集散地,更是粮米交易的好地方。

2.九江:九江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中游南岸,东临鄱阳湖,西接湖南,南接南昌,北邻湖北及安徽。江西及皖南所产大米、茶叶等均在此汇集,然后分运到汉口、上海等地。著名的景德镇瓷器也由九江输出。因为九江是江西濒江的重要河口、“向九”铁路的终点,是一个南通北达的水陆交通枢纽,素有江西省“门户”之称。近年来,这里自恢复传统的米市后,与28个省、市、自治区和84个大中城市建立了购销联系,1985年经销粮油2亿多斤,1986年以来每天上市大米2万多斤。

3.芜湖:芜湖位于安徽省东南部、青弋江同长江的交汇处,同江南诸多产粮区相连,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粮食产地和大米集散地。明代时,这里不仅米市十分兴盛,而且茶市、木市、铁市也很兴盛。清朝嘉庆、道光年间,芜湖市面商贾云集,粮行星罗棋布,米市兴旺繁荣,每年出口大米达500万石。芜湖商业在近代居全省之冠,如今米市更为兴旺,目前该市已有六个占地3000多平方米的米市。

4.无锡:无锡位于江苏省南部、太湖北岸,沪宁铁路、大运河和锡澄运河在此交汇。800里太湖水系众多、土壤肥沃,便利的交通自古以来就促成了这里农工商业的兴隆,历来是粮油集散中心。民国十一年(1922)自辟为商埠,目前,这里的米市已与22个省、市、自治区有贸易往来。1985年购销、集市贸易粮油总量达68亿斤,超出历史年最高成交量的两倍多。

十大之说,恐怕是益阳人新编出来地。

中国产粮大省排名

我国产粮大省包括辽宁、河北、山东、吉林、内蒙古、江西、湖南省、四川、河南、湖北省、江苏、安徽、黑龙江等十三个省份。中国十三个粮食主产区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为75.4%,约95%的全国增产粮食来自13个粮食主产区。

根据2011年粮食总产量(亿斤)排名如下:

1、黑龙江

在2007年粮食总产量达到692.6亿斤的基础上,连续越过800、900、1000、1100亿斤四个台阶,到2011年的1114.1亿斤,比2007年增长60.9%,年均增长12.6%。

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2011年我省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达到9.8%,这个比重继2010年提高1.0个百分点的基础上,再次上升了0.6个百分点,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

2、河南

人口大省、粮食生产大省,2011年河南粮食总产量1108.5亿斤,比上年增产21.1亿斤,连续8年实现增产,连续6年超过1000亿斤。粮食生产的长足发展和巨大进步,不仅有效解决了河南省1亿人的吃饭问题,还每年调出400亿斤以上的食用原粮和制成品,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3、四川

四川是粮食生产大省和消费大省,常年粮食消费及转化量约780多亿斤,确保粮食自求平衡既是中央对四川的基本要求,也是四川对全国粮食安全肩负的重大责任。2011年四川省粮食总产达到734亿斤,连续5年增产,时隔12年再创历史新高。

4、江苏

江苏2011年粮食总产657亿斤,比上年增产10亿斤,实现建国以来首次“八连增”,八年累计增产163亿斤,粮食总产由全国第五位上升为第四位,粮食单产由全国第五位上升为第二位。

5、河北

河北是农业大省,粮食生产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11年河北省粮食播种面积9429.17万亩,比2010年增加5.87万亩;平均亩产672.94斤,比上年增加41.34斤,增长6.54%,创历史最高水平;全年粮食总产634.52亿斤,比上年增加39.34亿斤,首次突破600亿斤大关。

6、吉林

吉林省是国家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商品粮基地,2011年吉林省粮食总产首次突破600亿斤大关,达到634.2亿斤,比2010年增加65.7亿斤。

7、安徽

安徽是全国粮食主产省,粮食总产量居全国前列。多年来,安徽省牢固树立国家粮食主产区的责任意识,狠抓粮食生产不放松。2011年安徽粮食产量620亿斤以上,连续4年超过600亿斤,连续6年创历史新高。安徽省每年有150多亿斤粮食外调,5年累计销往省外粮食超过843亿斤。

8、湖南

湖南自古就是鱼米之乡,有责任、有能力在新的历史时期,继续为国家粮食安全作贡献。2011年,湖南省全年粮食总产保持在600亿斤以上,为全国粮食总产“八连增”作出了新的贡献。

9、湖北

“湖广熟,天下足”,从明朝开始,湖北就一直是粮食主产区之一,在中国粮食生产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2011年湖北粮食总产达到477.7亿斤,实现建国以来首次“八年丰”,亩产突破386.3公斤,再创历史新高,保持了稳定发展的良好势头。

10、内蒙古

2011年,内蒙古粮食生产再创历史新高,实现了内蒙古粮食生产历史性的8连丰。2011年粮食总产达到477.5亿斤,较上年增产45.9亿斤,增长10.6%,单产增长贡献率达到95.3%。粮食总产较2003年增产205.3亿斤,短短8年时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再增200亿斤。

11、山东

山东省是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2011年,山东省粮食生产战胜了历史罕见的秋冬春三季连旱,克服了病虫害多发重发和台风、洪涝灾害等多种不利因素影响,全省粮食生产继续稳步增长,总产达到885.26亿斤,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连续九年增产。

12、江西

江西是全国产粮大省和粮源净调出省,近年来年均外调商品粮100亿斤左右。2011年江西省粮食生产获得全面丰收。江西省粮食播种面积5475.1万亩,比2010年增加16.4万亩,增长0.3%;单产374.9公斤/亩;粮食总产410.6亿斤,增产19.6亿斤,增长5.0%。

13、辽宁

2011年,辽宁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4754.7万亩,较上年增加20万亩。玉米、水稻是辽宁省两大主栽高产粮食作物,2011年辽宁省种植面积总计增加61.9万亩,为辽宁省粮食丰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全省粮食总产突破400亿斤,达到407.1亿斤,实现连续八年丰收,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

扩展资料

在粮食产量方面,北方地区的省份贡献较多。

北方地区气候雨热同期,适宜农作物生长,一些省份是产粮大省,如黑龙江(总产最高)、吉林(单产最高)、河南、山东、辽宁等省。

东北地区主要种植玉米、水稻、大豆、高粱、春小麦等农作物,华北地区主要种植冬小麦、玉米、大豆等农作物。东北地区主食为大米,出产优质的东北大米。华北地区主食为面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粮食主产区

[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