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贴网 > 生活 > 正文

​三农指的是哪三农

2023-10-31 17:00 来源:读贴网 点击:

三农指的是哪三农

三农指的是农业、农村、农民。研究三农问题目的是要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稳,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民族复兴。

三农简介

三农,指农业、农村和农民。所谓“三农”问题,就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实际上,这是一个居住地域、从事行业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侧重点不一,必须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

1、农民:是指中国共产党政府自20世纪50年代,实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后,与城市居民形成对称的二元国民的弱势群体。占我国总人口近70%。非指自然意义上居住在农村,并从事种植、养殖业的农业劳动者。其划分的标准并非产业,而是以父母的户籍为唯一标准划分的群体。

2、农业:是指以土地、水面、草场、山林为主要生产资料的产业群的总称。与其它产业的区别有两点:一是其生产过程受自然资源制约,具有天然的弱质性。二是产业链条中断,农业只指其中间的生产环节,产前、产后环节则不属农业范畴。它是二、三次产业的基础产业,居民生存的原产业,农民的主产业,20世纪末,其创造的GDP占整体国民生产总值的15%以下。

3、农村:是指人口集居的城市的城区以外的广大国土地域。即人口集居远低于城镇的乡村,国土承载的公共产品价值量极低的地域。 问题:是指系统中不相匹配的环节或子系统。即与其它环节和子系统在运动中不相匹配的外在表现。或者说是系统中某一环节或子系统存在状态与其他子系统或环节差距的描述。

三农问题,独立地描述是指广大乡村区域,只能以种植、养殖生产业为主,身份为农民的大部分国民的生存状态的改善与产业发展以及社会进步问题。系统的描述是指21世纪的中国,历史形成二元社会中,城市现代化,二、三产业发展,城市居民的殷实,受制于农村的进步、农业的发展、农民的小康相对滞后的问题。中国的国民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且不论质的提升,仅从量上考察,中国的重大经济问题都依赖于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突破。三农问题实质是城市与农村发展不同步问题,结构不协调问题。

研究三农问题目的是要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很明显,一直以来城镇和乡村的收入差距一直在增大,2006年中国大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59元,农村人均纯收入3587元,二者比例为3.28:1(2005年为3.22:1);而1985年城镇居民人均工资690元,农村人均纯收入397元,二者差距为1.74:1,20年时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了85%。这个数字也是很触目惊心了。

除了经济发展上的差异之外,城乡之间的文化水平也是有着很大的差异,所以三农问题的解决关系着国民经济全局,要把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这其中一项重要的举措就是农业电子商务时代的到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实现了优质农庄和消费者的直接连接,从源头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让绿色农产品一键到餐桌。首先从农产品上让大家便捷更健康。

提升“三农”打造美丽乡村,必须明确方向,突出重点,循序渐进,扎实推进,落地见效。

1、提高站位,谋划特色设计。现代“三农”发展必须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两山”“两修”新发展理念,结合当地资源要素和所处的地位,战略定位为:生态“三农”、文化“三农”、产业“三农”。

2、百花齐放,力求春色满园。设计“三农”打造美丽乡村,要为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个面向”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当地智慧”、“当地方案”,绝不是简单模仿、粘贴复制、千篇一律、一种模式。

3、提升标准,善于撬动杠杆。设计“三农”一定不要增加农民负担,以“节水减排即奖励”的方式,激励农业节水减排行动,以生态文明建设驱动“三农”升级。

4、工程先行,改革数字赋能。对可以作用于“三农”生态文明建设的节水减排基础设施和工程为引领,降低节水减排成本,改善粗放型用水带来的浪费,同时减少粗放型用水增加农业面源污染。搭建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用水减量实时监管,指引节水减排促美丽乡村内在行动。

5、加强科普,助力增值服务。加强节水减排、促进美丽乡村建设方面的业务培训和技术科普指导,促使每个农户明白做什么、怎么做,将节水减排工作落实到村,深入到农户、田头,为美丽乡村建设打好坚实的群众基础,提升“三农”可持续发展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