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贴网 > 生活 > 正文

​在野外露营时应该怎样防泥石流

2023-10-30 11:45 来源:读贴网 点击:

在野外露营时应该怎样防泥石流

泥石流是世界上最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主要发生在山区,流速快,灾害严重,波及范围大,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使原本平坦的河道被淹没;其灾害程度与降雨强度密切相关,一般是以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为基础;其造成的灾害范围具有较大的破坏性,严重时可导致人员伤亡、房屋倒塌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但泥石流又是由多个原因造成的,不是单一因素所造成。发生泥石流的主要原因是河水流速过快,洪峰流量大导致洪峰高达1000-2000 m/s、河道长度3-20 km、宽度在10-40 m之间,而泥石流是由于水土石质松散堆积体在流动过程中形成的泥石混合物。因此泥石流就是水从高向低快速运动的结果,而且泥石流还会伴随着大量的石块、泥土、泥沙等物质涌入河道或山沟里,从而形成较大规模的泥流和沙流以及泥沙混合物排出河道等现象。因而泥石流具有破坏性强、快速流动、流量大、持续时间长这几点特点。

1.泥石流的形成

泥石流通常是由地表不稳定的土壤、岩浆,由地下深处的岩石、水等物质所组成。泥石流一般是一种突然发生、具有爆发强、来势猛、破坏力大、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的自然灾害,是造成山区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之一。泥石流又分为岩崩和岩溶泥石流等两类。

1.泥石流的形成

2.河床与沟谷的关系

如果河道发育较长,其深度、宽度、坡度等都与河流的流向有关。如峡谷河道的宽度一般大于山崖;河床的深度一般大于谷底;小的谷口在狭窄的河道上;河谷宽(图3-13);深的河谷宽、深(图3-14);谷底比较平坦者称为河谷。因此,河道的宽度、长度对泥石流的发生有一定影响。如河道长度小于3公里、长度5-15公里的河流,泥石流发生的概率很低,因为上游不会影响下一级河道;而大于5公里或长度20公里以上的河流,泥石流发生可能性很大,但往往会出现较大规模的泥石流。当然,河道上的宽度与谷深是否存在一定关系,要结合实际情况加以判断;此外,沟谷中堆积物、岩石较多时也可能发生泥石流。

2.河床与沟谷的关系

3.泥石流的影响区

泥石流的影响区是指泥石流产生的地方。一般都是沟谷内较为平坦的地方及上游两侧比较高的地区。沟谷内如果有一条比较宽阔的河沟,水流速度较快,那这条河就会形成泥石流灾害。但是这种泥石流灾害危害较小。因为这条河的上游较平坦,这也就是为什么泥石流灾害较小者根本无法观察到。但如果它经过了一个泥石流活动区之后,水流速度缓慢甚至停滞下来了,那这个泥石流就有可能造成很大的危害,所以泥石流影响区通常是指泥石流发生所在的地方。

3.泥石流的影响区

4.河道走向

由于泥石流的发生都是洪水由上游向下游的方向流动,因此在选择河道走向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河道的走向,不要走向有河道沟口的地方。如果河道走向是在山脚的话,也要考虑到河流的水位和水量对泥石流的影响,要注意防洪的同时还要保证河流中的物质可以流出去。这样才能使河流平稳地沿着山体向前流动,并对泥石流起到一定的阻止作用。

4.河道走向

5.河水流速与速度的关系:

研究表明:当河水流速每小时为10~20 m/s时,流速每小时为0.65米;当河水流速每小时为40~50 m/s时,则流量每小时为300~500 m。在山区河流中,河道平均宽度5~20 m时,水流平均水深0.4 m时的最大下垫面高度是20 cm,其水流的阻力系数大于1.而当河河水流速在30~50 km/h时,其洪峰流量约为150 mW/(s· a)。所以在山沟上游处一旦出现大型河流中的洪水时,应立即向下游山区躲避或向有关部门报告;当山沟下游出现洪水、泥石流或其它地质灾害发生紧急情况的时候,应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

5.河水流速与速度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