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贴网 > 生活 > 正文

​2006年杜吉堂承认四八空难是自己所为,秦铁调查后否认:查无此人

2023-12-07 00:49 来源:读贴网 点击:

2006年杜吉堂承认四八空难是自己所为,秦铁调查后否认:查无此人

前言

图|叶挺

1946年3月4日,自皖南事变后被国民党扣押5年之久的新四军军长叶挺获释。

第二天,叶挺便致电中共中央,要求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党中央考虑到在过去革命战争年代叶挺的杰出贡献,在接到叶挺电报的次日复电:

“亲爱的叶挺同志 你为中国民族解放和人民解放事业进行了二十余年的奋斗,经历了种种严重的考验,全中国都已熟知你对民族与人民的忠诚,兹决定接受你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党员,并向你致热烈的慰问与欢迎之忱。”

叶挺重新入党,犹如获得新生,当即想要不顾一切前往延安。

1946年4月8日,与毛主席一起参加重庆谈判的王若飞在重庆乘坐飞机,打算经西安回延安,叶挺将军也决定跟随返回延安,飞机上同行的人员中还有叶挺将军的家眷夫人李秀文、11岁的女儿叶扬眉和2岁的幼子阿九,秦邦宪(博古)、邓发以及著名的教育家黄齐生先生等13人。

飞机当日上午起飞,预告准时抵达延安。

当天下午1时,中共中央领导人毛泽东、朱德、刘少奇、任弼时、林伯渠等人到机场迎接。

秦邦宪的妻子张越霞携子秦铁也早早地来到机场,他们不仅仅是要迎接丈夫以及父亲,同时还想要一睹名将叶挺的风采。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原定抵达的飞机并没有准时降落到机场,毛主席等欢迎的人群在机场等了两个多小时,不见飞机降落,一股焦躁不安的情绪在周围人群中释放开来。

中央立即发电西安询问,飞机是否返航,得到回复称并未返航,毛主席心头升起不好的感觉,他回到了王家坪,不住地来回走动。朱老总也来到毛主席的住处,一起商量分析可能出现的情况。

但好消息并没有传来。

4月11日,不幸的消息传回延安:飞机在飞经山西兴县南海拔2000米的黑茶山时撞山失事。

“一定是有人做的手脚”

1946年4月9日,山西兴县黑茶山附近居住的村民在山上砍柴时,意外发现了一部分烧焦的飞机残骸。

尽管村民并不认识飞机,但他们看到了飞机上烧焦的尸体,一个个的害怕极了,连忙向当地区政府做了汇报。

图|黑茶山空难失事飞机残骸

区政府之前就收到了中共晋绥分局传来的消息,当得知山上有飞机残骸的消息后,所有人都开始紧张起来,他们抱着几万分之一的希望,希望这架坠落的飞机是国民党军坠毁的飞机,但随着村民将整理好的遗物送上来的时候,区政府领导人心头还是一凉。

这是一份还没有烧焦的乘机人员名单,上面秦邦宪、叶挺、邓发等人的名字赫然在列。

区政府立即通知了公安总局,公安总局通知了晋绥分局后,双方都派出了调查人员赶往事发地点。

通过对遗体特征的比对,各自确认了遇难者的身份,几名烈士的遗体都很完整,只是出现了部分骨折。

几乎所有人的心情都格外沉重,晋绥分局的人立即将这一情况报送中央。

周恩来接到电报以后,双眉紧锁,一副不可置信的眼神,他再三确认了电报上的内容,泪水顺着脸颊滑落,一向坚强的周恩来忍不住哭了,随着有人不断的发出小声的啜泣,周恩来也忍不住哭出了声……

黑茶山空难事件,一共牺牲了17人,其中包括5名中共党内外的著名人物,因为遇难这一天是四月八日,所以人民又称遇难烈士为“四八烈士”。

除了对烈士的身后事进行处理外,对于飞机究竟是如何遇难的,各方面都展开了详细的调查,遗憾的是,局限于那个年代的条件,对于飞机失事的原因,最终概括起来也只有四个字:

“迷失方向”

黑茶山空难,正值抗日战争结束,国共和谈的关键时期,周恩来对于黑茶山空难事件一直心存疑虑,认为很有可能是有人做了手脚。

“当时延安只下点小雨,飞机已到延安上空,我们己听到飞机的声音了。为什么飞机一转眼就飞向黑茶山了?这不是国民党特务做了手脚又是什么!”

“四八烈士”部分

一个最大的疑惑是,飞机从重庆出发,一路到西安降落加油,一路上都是好好的没有问题,飞到西安以后,还向延安发报,飞机回准时飞抵延安。

可是一转眼的功夫,飞机居然就失事了,而且明明延安是在西安的正北方向,为什么飞机会莫名其妙地向东飞了一大截,而且还坠毁在黄河以东的山西兴县。

在飞机的遗物中,还有一份电报,电报中有“迷失方向”的电报稿,似乎说明了遇难的原因。

但是,尽管当时山西兴县黑茶山一带天气不好,山上下着雪,山下下着雨,但是自西安到延安这段路程并不遥远,虽然有零星小雨,但也不至于迷路,况且飞机的飞行员都是美方机长,拥有熟练经验的他们又怎么会迷路。

新华社刊发的《王若飞等同志遇难经过》,也列举了王若飞、秦邦宪为何回延安的原因:

“因停战协定、整军方案和政协决议的实现遭受严重阻挠……特于本月八日由重庆飞回延安。”

所以在悼念文章中,周恩来特别写了一句:

“如果没有反动派破坏政协决议的阴谋活动,也就没有你们这次冒着恶劣天气飞回延安的必要。”

尽管没有什么事实根据,但周恩来始终坚信,是有人做的手脚。

然而以上这一切也只能是怀疑,不能作数,而且事关国共和谈的大局,如果不能找到确凿证据,一味强调人为空难,恐怕也容易落人口实。

中共方面最终也只能无奈接受“迷失方向”这个表面上的结论。

一直到后来解放后,新中国建立,周恩来依然对此事念念不忘。

图|周恩来

1951年6月,周恩来接见叶挺之子叶正大时还曾强调过:

“关于你爸爸的座机为什么会失事,过去说是飞机遇浓雾撞山失事,今天我可以告诉你们,肯定是有人做了手脚,机上的乘客全是我们的人,其中还有我们党的王若飞、秦邦宪、邓发那样的重要负责同志,当然还有你们的父亲叶挺同志。叶将军被国民党关了五年,可他一出狱就给党中央写信要重新入党。蒋介石是很生气的,老蒋是什么人,我跟他打交道时间很长,了解他的个性。他为排除异己,利用特务做手脚很容易的。当时,延安只下点小雨,飞机已到延安上空,我们在机场迎接的人们己听到飞机的声音了。为什么飞机一转眼就飞向黑茶山了,这不是国民党特务做了手脚又是什么!”

事故调查揭秘

黑茶山空难事件发生以后,晋绥分局第一时间派出了人员进行调查。

最早赶到现场的是晋绥公安总局局长谭政文及其机要秘书顾逸之。他们赶到现场以后,负责寻找、收集、辨认和保护烈士的遗体,并清理现场遗物,调查飞机失事原因,4月11日,晋绥军区政治部又派裴周玉到黑茶山调查飞机失事原因。

第二天,顾逸之将调查后的结果上报中央,并在报告中写了对空难原因的分析。

其一、飞机确实是撞上黑茶山失事的,不是在空中爆炸坠毁的;

其二、从4月8日当天黑茶山地区天气情况的调查结果看,驾机人员很可能是在这种浓云密布、雨雪交加的天气中看不清山川地貌而撞山失事的;

其三、从对飞机出事现场的反复搜查结果来看,一直没有发现有人为制造爆炸的可疑迹象。

以上三点结果,成为对黑茶山空难事故调查最精准的分析。

至于飞机是否是因机械故障原因而失控撞山的,因为技术条件有限,无法对现场情况进行分析,中共中央后来也接受了这个调查结果,并通过新华社对外公布。

当然,以上分析,是基于对事故现场的判断以及那份“迷失方向”的电报稿。

时隔多年以后,当年撰写这份事故调查报告的顾逸之,也提出了自己的疑惑。

图|时任晋绥边区公安总局局长谭政文

1998年4月18日,香港《大公报》上刊载了一篇顾逸之撰写的文章《对“四八”坠机事件的回忆》,其中提出了不少的疑问,一个最大的疑惑是飞机驾驶人员为美方机长,他们都是富有经验的人,为什么会出现迷失方向的问题。

“西安到延安是一直向北飞行的为什么竟飞到东北方向来了,甚至飞到黄河以东黑茶山来了呢?其中原因我们至今都不清楚,也无法分析。后来听谭局长讲,在遗物中有一份迷失方向的电报稿。但当时西安北上沿途及延安的天气并不坏,美方机长又是佩带有飞虎臂章的飞行员。这些一直在我内心存疑。”

也可以看出,对于飞机失事的原因,本身并无太多的疑惑,根据资料描述,山西兴县黑茶山始终阴云密布,山上还在下雪,恶劣的天气是可能造成飞机失事的重要原因。

唯一疑惑的是,一名富有经验的飞行员,在原本的航线上,为何突然调转方向,要知道从西安到延安的半途中,尽管有零星小雨,但还不至于达到迷失方向的程度。

叶挺之子叶正大基于父亲空难牺牲后,自幼对飞机制造以及技术感兴趣,1948年受党组织委派,前往莫斯科航空学院学习飞机设计与制造。

叶正大对黑茶山空难事故一直有着很深的执念,依托于当年遗留的资料,叶正大也做出了自己的判断,并于2003年公开发表。

叶正大认为:

“国民党特务是在飞机短暂停留西安加油的时候做了手脚,具体为用简单的定时装置破坏飞机的磁罗盘和压力高度表线路。”

在叶正大看来,一个经验丰富的飞行员,突然在空中迷失方向,唯一的可能就是有人破坏。

图|叶正大将军

黑茶山空难所乘坐的飞机是C-47,作为一款早期的飞机,C-47并没有无线电磁罗盘和无线电高度表,也没有卫星定位系统,飞机的电子仪器都是最原始简单,只要一点简单的小手段就能够破坏。

要知道黑茶山主峰海拔高度也就只有2200多米,但是C-47实用升限能够达到8000多米,他的飞行高度一般也在6000多米左右,一个最大的可能就是,飞机上的高度表也被破坏了,导致飞行员无法察觉飞行高度。

巧的是,就在2006年,新华每日电讯转载了一篇文章,似乎是佐证了叶正大的看法。

一个隐居台湾半个多世纪的国民党特务杜集堂发表了一篇文章。声明黑茶山空难一事是他做的手脚。

1946年,王若飞、秦邦宪等中共领导人乘飞机飞往延安,国民党特务就已经派人事先侦知,时任国民党空军调度科长王平虎是军统安插在空军的特务,他将消息报告了他的上级,国民党当局为了破坏和谈,特别找到了时任中美特别合作所特工队队长杜吉堂。

为了既能达到目的,又不至于让人察觉,杜吉堂找到了一个懂得飞机构造的人询问,得到了一个办法:

“可以破坏飞机的飞行仪表,使飞机迷航后自然坠落,这样可以神不知鬼不觉解决机上人员。”

杜吉堂通过王平虎找到了一个懂得飞机机修的特务杨耀武,让此人混入到检修飞机的队伍中,在飞机的仪表盘以及高度仪上各放了一块磁铁。

图|"四八"烈士送葬行列

飞机起飞以后,一开始仪表还能正常工作,美方机长尽管察觉到了些许异样,但是也没觉得有大问题,飞机顺利地抵达了西安。

可从西安起飞以后,仪表盘上的磁铁发挥了作用,导致了飞机迷失方向,飞到了黑茶山,加上恶劣的天气,高度表的破坏使得飞行员无法判明飞行高度,以至于飞机撞山失事。

文章描写得很详细,不仅仅有人名,还有详细的地名,应当看起来是准确无误。

但这时又有人提出了质疑。

秦邦宪之子秦铁:查无此人

秦邦宪飞机失事牺牲时,儿子秦铁年仅6岁,不大懂事的他在机场时还问母亲:“妈妈,飞机呢?”张越霞也只能安耐住焦躁的情绪告诉儿子:“妈妈也不知道,可能今天天气不好,飞机无法降落,原路返回了吧。我们再等等看。”

因为太年幼,父亲的灵柩安葬时,张越霞让儿子给父亲磕个头,秦铁却怎么也不愿意,那时的他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父亲已经离开了自己,还在埋怨父亲为什么没从重庆回来给自己带来礼物。

图|秦铁

一直到时隔多年以后,秦铁回想起当初的年幼无知,才感觉到后悔,当年为什么没有给父亲好好磕一个头。

秦铁与叶正大一样,对父亲为什么遇难牺牲的事情也很关注。

与叶正大分析不同,秦铁曾亲自到黑茶山去,向当年搜寻过飞机残骸的人询问,无论是从资料中,还是亲身调查的结果,秦铁认为,飞机失事属于天灾的可能性比较大。

杜吉堂的文章在当年确实是引起了轩然大波,也引起了秦铁的关注,与叶正大认为的不同,本着去伪存真的原则,秦铁想要找找这个叫杜吉堂的老人当面询问。

秦铁先是找到了转载这篇文章的新华每日电讯,却被工作人员告知:

“消息并不是我们发的,只是恰逢在4月8日这一天是四八空难60周年与叶挺诞辰110周年纪念日,于是就在这一天转载了这篇文章。”

但工作人员也不知道这篇文章是谁写的。

秦铁等人又根据线索继续去查找消息来源,在查询无果的情况下,又想从源头查找这个叫杜吉堂的老人,结果没想到却是查无此人。

图|1946年4月13日毛泽东等在《新华日报》上发表对四八烈士的致哀词

2010年,秦铁在接受采访时,提到了这件事,对于黑茶山空难以及杜吉堂文章澄清一事,他有两个明显不同的看法。

首先,当年中共代表乘飞机返回延安,消息都是公开的,报纸上也有公开的报道,所以国民党特务根本不需要专门为此事进行刺探。其次驾驶飞机的是美国飞行员,国民党特务恐怕没有胆量连美国人也杀害。

而且就从事件本身说起,国民党特务虽然有可能以刺杀行动来破坏和谈,但在当时情况下,似乎也并不可能。

在抗战胜利之初,举国渴望和平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也不大可能违背民意,公然做出破坏和谈的举动,顶多是私底下搞一些小动作,要知道飞机上乘坐的都是中共方面的高级领导,还有诸如叶挺、邓发、秦邦宪这样的元老,一旦被害身亡,光是舆论的浪潮,就有可能他他们压死。

时隔多年,有关黑茶山空难一事真相究竟如何,我们也不得而知,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将成为永久的谜团。

但唯有烈士的精神,将永远光照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