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贴网 > 杂谈 > 正文

​文成公主入藏后受到尊崇,最终死于吐蕃爆发的天花

2024-06-28 10:14 来源:读贴网 点击:

文成公主入藏后受到尊崇,最终死于吐蕃爆发的天花

据《吐蕃历史文书·大事记年》、《旧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六上》记载

贞观十五年(

641年

,唐太宗令礼部尚书李道宗持节主婚,将远房宗亲江夏郡王的16岁女儿封为文成公主,嫁给了25岁的松赞干布。贞观二十三年(

649年

,松赞干布病逝。由于他的唯一儿子贡松贡赞(蒙氏妃所生)早年病逝,因此由孙子芒松芒赞继任赞普。

按照当时的大唐法律,丈夫死后,妻子是可以改嫁的,而且也是朝廷鼓励的。但是,由于文成公主是皇上赐婚,身份特殊,所以父母也不敢私自做主前去接女儿回家。文成公主就这么在吐蕃过了后半生。

据《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记载

,吐蕃人尊称文成公主为“赞蒙”,而只有赞普的正妻才配称“赞蒙”,或“朱蒙”。

及至羊年(683年),冬,祭祀赞蒙文成公主。

而这段话则是贡松贡赞的生母所讲,也足以证明文成公主在松赞干布的妃子中地位最高。同时,在该史料中,关于松赞干布后妃享受后世祭祀的,只有文成公主一人。

文成公主入藏后受到尊崇,最终死于吐蕃爆发的天花

文成公主

文成公主入藏后,请求唐朝向吐蕃提供先进工艺,“因请蚕种及造酒、碾、

硙、纸、墨之匠,并许焉。

”《拉达克王统记》记载,文成公主去吐蕃,“各种食物具备,以乳提制为酪

,以

提炼为酥油及

浆,以

浆炼制

糕,将陶土

制为陶器,建造水磨。以织机织布,工巧技艺所获众多。

”陶器上的“釉子

”在当地藏语中依然用着汉语借音,读作“玉子”。

藏族人民深切怀念文成公主的恩德,编成了很多歌谣传诵其功德,在西藏歌谣中就收集了九首与之相关的歌谣。例如《文成公主不辞辛苦》就唱道:“有一处美丽的地方,此地名曰贝桂雄,那里有文成公主带来的粮食种子,共种下了三千八百种。”另一首说:“阿姐文成公主,带来工艺五千种,为吐蕃的工巧技艺,打开了繁荣之门。”

文成公主生前,由于她给当地百姓带去了耕作、纺织、女红、医药、耕作等技术技能,极大地提升了吐蕃百姓的生产生活水平,所以深受百姓爱戴,吐蕃人民亲切地称呼她为“白度母”,即:增寿救度佛母,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

另据《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记载,

贞观年间和高宗显庆年间,太州的玄照法师两次途经吐蕃,都是文成公主汇同一众僧侣进行接待。

文成公主入藏后受到尊崇,最终死于吐蕃爆发的天花

八思巴

由此可知,文成公主在吐蕃人的心目中地位是何等的尊崇,就算人不在了,影响力却依旧存在,或许她本身也是吐蕃宗教事务的带头人之一。直到元朝时期,八思巴还用文成公主进藏的事情说服忽必烈要蒙藏之间亲密无间:“往昔,作为吐蕃之王,曾与唐军作战,吐蕃王胜,遂统治世间三分之二。俟后汉藏双方联姻,乃迎请文成公主及释迦佛像。”八思巴说完之后忽必烈就说道:“此事确否,当阅史册。”遂依言阅史,果有如八思巴所述之事,因此忽必烈心中甚喜。

永隆元年(

680年

,文成公主入藏后的第40年,因患天花之症不治身亡。在吐蕃高僧法成译的《释迦牟尼如来像法灭尽之记》(《于阗国悬记》)记载了这段历史:“后经三四年,公主心上有恶疮出。病苦之时,公主白王,妾因此疾终不能免,所有僮仆及财物愿施三宝,王亦许之,六百侍从悉放出家

。然后公主命将终尽。公主终后,赤面国王境界之内

豆疮病起。大臣百官

并诸子孙而死者众。

”《

于阗国教史

》记载:“其时,吐蕃赞普与唐皇帝成甥舅,文成公主被圣教赞普迎娶。公主在吐蕃建大寺院一座

。鉴于此因,所有僧侣亦来此地,公主均予以资助,乃

于吐蕃广宏大乘佛法。十二年间僧侣与一般俗人均奉行佛教。再者,妖魔生乱,严重天花病

等等多种疾病被妖魔放出,于是文成公主亦心患严重天花而逝。

”上述两段史料不仅指出了文成公主的死因,而且提供了文成公主及其侍从人等在吐蕃的生活情况尤其是宗教情况。

当文成公主病逝后,吐蕃人民在青海玉树县结古镇东南25公里的贝纳沟自发为她建了“沙加公主庙”, 1300多年来,四季香火不断,酥油灯昼夜长明,前来朝拜的藏汉群众络绎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