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贴网 > 杂谈 > 正文

​你在贝加尔湖有哪些游玩的经历值得分享?

2024-08-22 20:02 来源:读贴网 点击:

你在贝加尔湖有哪些游玩的经历值得分享?

无关坚船利炮,无关城下之盟如果你生活在公元17-18世纪亚欧大陆的内陆,一定会发现两大新兴势力正同时崛起于大陆两端。

沙皇俄国的哥萨克骑兵从西方翻过乌拉尔山,一路向东攻城掠地、呼啸而来……而居于大陆东方的满清八旗挥师西指、降服蒙古诸部,曾经横扫整个大陆的中亚、北亚游牧民族,居然被东西夹击、全无闪避腾挪之地。

他们只能择一归顺,绝无第三选项,奠定今日亚欧大陆内陆版图的历史大幕开启了。

沙俄与大清最终不可避免地在东、中、西三线全面碰撞。

而今天中国人念念不忘的故土贝加尔湖便位于碰撞的中心。

谁,最终可以拥有它呢?我们先以今天的视角了解一下----贝加尔湖的独特之处Ⅰ它形状狭长弯曲,如同一轮弯月镶嵌在欧亚大陆的深处,总面积约31700平方公里,是今日中国第一大湖泊青海湖的7倍,或者相当于把两个北京市的面积全部灌满水。

Ⅱ如果以蓄水量计算,作为淡水湖的贝加尔湖更是夸张地达到23600立方公里。

相当于全球已解冻地表淡水的1/5,比北美五大湖的总和还多,当仁不让地位居世界第一。

而根据中科院地理所网站公布的数据,中国包括咸水湖、淡水湖在内的所有湖泊,总蓄水量为7000多亿立方米。

通过简单计算便可得知,贝加尔湖蓄水量居然是中国所有湖泊之和的33倍,数据令人瞠目结舌。

拥有天量水资源的贝加尔湖,具有了许多类似海洋的特征,两侧悬崖峭壁高达1000-2000米,有如海岸山脉。

湖水经常掀起超过两人高的巨浪,以及暗流、潮汐、强风暴等等。

湖中有岛屿27个以及多个半岛。

最大的是奥利洪岛(olkhon),面积超过730平方公里。

但其实贝加尔湖比北美五大湖小很多,也比中国湖泊的总面积要小,甚至当地年降水量只有区区200毫米,在如此干旱的地方怎么会形成这般巨大的水体呢?答案在于贝加尔湖无以伦比的深度。

目前已经测得的最深处超过1640米,平均深度也超过750米,可以放进人类任何一幢摩天大楼,是世界上最深的三大湖泊之一,而北美五大湖的平均水深不超过100米,中国青海湖的平均水深才21米,完全无法相提并论。

大约2000-2500万年前,印度次大陆板块挤压并嵌入亚欧大陆板块,不仅将青藏高原整体抬升,巨大的力量还造成亚欧大陆板块内部发生断裂,贝加尔湖区域就是断裂形成的大裂谷裂谷非常巨大、深邃,即使把全世界的主要河流都调转方向向裂谷注水,也需要1年时间才能注满。

事实上裂谷周边大大小小的336条河流用了上千万年,而且裂谷非常封闭,仅在西南端形成一处出口(即安加拉河,Angara),水流始终入大于出。

世界上最深、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贝加尔湖就这样形成了。

直到今天,裂谷仍在以每年2至3厘米的速度扩展。

因此有科学家认为,贝加尔湖既不是陆地上的湖,也不是陆地边缘的海,而是像红海一样正在发展的大洋。

亿万年后它将与现在的四大洋同样浩瀚……Ⅲ除了水量巨大,贝加尔湖的水质也品质极佳。

按照中国的水质标准,贝加尔湖湖水为低矿化度、贫营养的中性淡水,属于水质最好的一类水。

尤其春天时水中生物较少,湖水呈现蓝色,透明度最深可以达到40米,位列世界第二,对比之下中国透明度最高的湖泊玛旁雍错也只达到14米。

透明度高与它深邃的湖盆密不可分。

尽管湖面常会出现高度4米以上的风浪,但距湖面10米以下的水体却相对宁静。

可以让水中的颗粒物不断沉降,直至成为湖底沉积物。

此外湖中还有一种名为Epischura baikalensis的钩虾,每个只有芝麻一般大小,却能分解水中污染物、藻类等等……它们每天会把湖面以下50米深的湖水过滤七八次。

Ⅳ贝加尔湖最为殊胜的景色。

则存在于平均最低温可达-38℃的冬季,冻结的湖水冰层厚度约70-115厘米,而且长达5个月完全封冻。

水中甲烷气体来不及释放,便被冻结在冰层之下,形成一幅奇幻的画面。

纯净的冰体在白雪衬托下,越发如蓝宝石一般,又像是外星世界里露出的机器人眼睛。

岩洞也变成了冰洞,冰以各种姿态或挂在洞壁,或悬于洞顶,或长于洞底,进入其中,就像参观冰雕展。

春季临近之际,融冰开始活动,冰破时发出巨大的爆裂声,在冰面上迸开一道道深不可测的裂缝,仿佛整个世界都在裂开。

厚厚的冰层并没能阻挡阳光穿透,阳光将热能输入冰层之下、反而形成温室效应,深处的湖水温度可以接近夏天水温,为动植物的生存提供了适宜的环境。

贝加尔湖在不同深度共有1200多种动植物,其中四分之三是贝加尔湖特有的品种,比如著名的淡水海豹--贝加尔海豹。

贝加尔湖四周陆地冰封得比湖水更早,10月份群山就已经银装素裹,落叶松、云杉、西伯利亚杉等树林也盖满了冰雪,形成了一片密不透风的白色世界。

这里森林极其丰富,随便一棵树就有上百年。

秋天才是它色彩最为丰富的时刻。

巨量的高品质淡水资源,独特的动植物,殊胜的风景,这便是贝加尔湖。

如今两国相争,谁对贝加尔湖更有优势呢?表面上看中国地利优势明显,贝加尔湖地处中国传统政治中心长安的正北方,是离中国最近、最原生态的超级淡水湖,距离汉唐首都长安才1900公里,距离北京更是只有1500公里,而与莫斯科的距离则高达4200公里。

但中原王朝一直将对草原的攻伐视为劳师远征。

汉武帝时对匈奴的战争几乎掏空了帝国的国力,高昂的后勤运输成本则是其中关键。

距离更远的俄国人却另辟蹊径,他们利用西伯利亚众多的河网,勾连形成便捷的水运航线,武器装备、兵源、货物的运输成本,相比于中国的牛拉马运大幅降低。

另一方面,俄罗斯的哥萨克部队配备更先进、易于操作的火器。

一支数百人的队伍便可攻灭西伯利亚的一个落后的汗国或部落,与中国古代动辄数万、数十万的大规模军事行动相比,其成本简直低到极点。

再者,贝加尔湖是西汉时期苏武牧羊之地。

唐代在此设立羁縻州府玄阙州,由安北都护府管理,元代降服贝加尔湖林中百姓,纳归岭北行省管辖。

曾经生活在这里的游牧民族匈奴、丁零、铁勒、蒙古等等,都与中原王朝有着比俄国人更接近的血缘、更密切的联系。

清代生活在贝加尔湖畔的布列亚特人则属于蒙古部落的分支,而俄罗斯人则直到1643年哥萨克骑兵Kurbat Ivanov来此探查才第一次知道了贝加尔湖的存在,似乎人和的优势也被中国占有。

但两国对待贝加尔湖态度的异同,则体现出双方思维模式的巨大差异。

中国人从没有兴趣对这里进行长期统治,而更热衷于中原王朝你争我夺的王朝更替因为那里更温暖、有更适宜耕种的土地。

即便被视为英雄、熟知漠北地理的苏武他历经19年苦难,也仅仅是为了返回1900公里外的长安。

也正因如此汉武帝只能一时逼退匈奴,而无法一劳永逸将草原纳入管理。

而俄国人本来就生活在寒冷之地,从圣彼得堡到贝加尔湖不过是再冷一些而已。

像贝加尔湖这样的地方当然越多越好,所以当Kurbat Ivanov到达贝加尔湖时,第一件事便是探索地形、绘制地图,然后召唤更多殖民者到来,进行长期军事占领。

这里远离帝都圣彼得堡,沙皇政府无法对这里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

俄国的总督、将军和士兵们,其冒险精神和进取心得到了极大发挥。

一个俄军上尉曾擅自将国旗插在黑龙江口挑起两国争端,得知此事的沙皇则鼓励说:俄国国旗在那里已经升起,就不应降下来。

而大清皇帝则依然没有摆脱--中国帝王对藩邦怀柔远人的天下观只要藩邦不生事端便行厚赐重赏。

康熙曾这样谕令盘踞雅克萨的哥萨克人:朕统一寰区,无分中外,凡尔民人,咸吾赤子,恻然怜悯,皆欲使各乐其居,各安其业。

于是雅克萨之战后,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清朝对服软的俄国做出重大让步:完全放弃了对贝加尔湖东部反抗沙俄的布列亚特人的支持,只余一个选项的布列亚特被迫归顺俄国。

最重要的是:中俄视野差距极大。

沙皇虽然远在欧洲,却对中国的情况了如指掌。

他们知道清政府正忙于剿灭蒙古准噶尔汗部,需要迫切与俄国签订合约、稳定边界。

但大清却不知道,此时的沙俄在同瑞典、奥斯曼帝国的争战中国力消耗严重,所以双方的对峙、谈判的天平早已倒向俄方……最终雍正皇帝与沙皇俄国签署《恰克图条约》。

贝加尔湖的南部也全部划归俄国。

俄国则不再支持准噶尔汗部,两大新兴势力完成了对欧亚大陆的划分,这一格局一直影响到今天的中亚、北亚版图,时值公元1727年,距今恰好290年整。

历史学家记录了当时俄国人对条约的反应:边界居民高兴得无法形容,他们的土地面积不但没有缩小,反而扩大了,有的地方扩大了数星期的行程,有的地方则扩大了好几倍。

(尼古拉·班蒂什卡缅斯基所著《俄中两国外交文献汇编》)而对中国人而言,今天无数人向往的贝加尔湖从此与中国彻底分离。

我们只能望湖兴叹!这就是历史,无关利炮坚船,无关兵临城下,而是眼界。